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冈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投资凤冈 > 投资政策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冈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通知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冈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工作部门;贵州凤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凤冈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10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凤冈县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23〕1号)工作要求,为加快推动我县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坚持企业带动、文旅带动、市场带动,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县中药材产业实现效益倍增,形成1-2个具有全市影响力的中药材产业集群,中医药产值年均增长5%-10%,中医药康养产业取得新突破。到2030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实效,力争打造省级中医药“定制药园”1-2个,推进以中医药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发展链条,形成“医、药、健、养、食、旅”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借助优势资源,合理编制项目,切实加强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企业和基地建设。加强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生态种植基地、产地加工和产地仓储能力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围绕黄精、天冬、天麻、太子参、茯苓、博落回、桑枝等优势单品,着力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林下中药材产业带,凸显道地药材特色。积极申报“定制药园”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率,不断增加种植经济效率。(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县文化旅游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着力推进中医药产销渠道畅通。围绕中药材优势单品,加快推进中药材(大健康)电商交易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一体化。按照优质、便捷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中医药院内制剂中心和智慧药房,鼓励道地药材为原材料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等多渠道进入县内医疗机构。(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经贸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医保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着力推进中医药膳食疗研发。依托锌硒生态有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中药材+绿色食品”同步研发,打造营养膳食、森林康养食材、饮品等功能性食品。借助县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平台,大力推广中医膏方、中医药膳、中药香囊等,全面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县经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文化旅游局、县林业局、县民政局、县中医医院,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康旅集团)

(四)着力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依托景区景点,创新思路、提升服务,合理布局居住、养生、保健、医疗、护理、养老等业态,以茶寿山森林康养基地为示范点,着力打造集中医康养、森林康养、旅游为一体的中医康养产业,纵深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以仙栖茶海·旅居康养中心、永安镇茶海之心中医康养馆等中医康养服务项目为建设标准,合理运用现有设施设备,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培育具有特色的中医疗养、食品疗养、药浴疗养等康养产品,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康养服务。到2025年,建成康养旅游项目2个,建设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健康养老基地2个。(责任单位:县文化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局、县民政局、县中医医院,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康旅集团)

(五)着力推进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应用。支持以中医药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开发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利用传统工艺配制且该处方在本医疗机构具有5年及以上使用历史的,申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免提交主要药效学试验等资料,有条件豁免毒性试验资料。支持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全县范围内调剂使用。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中药制剂中心,提供制剂研发、委托配制、代煎代配服务。(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医保局、县中医医院)

(六)着力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强企业,分品种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实行联合供药。鼓励中医药生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基础研究,不断提高药品质量。综合考虑临床需要和价格因素,将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药饮片对应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配方颗粒。(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医保局、县中医医院)

(七)着力夯实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中医药政策,统筹全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医疗资源等要素,积极争取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项目,着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力推动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特色科室发展,积极打造“县域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农村3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推动县中医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建优建强中医优势专科,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到2025年,县中医医院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中医医院)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县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部门职责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县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统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中医传承、康养产业规划、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扶持、企业培育等顶层设计,切实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困难和问题,厘清责任清单,强化督促考核,推进中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局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确保资金到位。各镇(街道)、各部门要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建立健全“四库清单”,争取中央、省、市中医康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加强与银行对接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强化人才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不断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规模,每年至少申报3名以上中医专业订单定向免费生,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确保每个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2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积极采取“引进来、送出去”“师带徒”等方式,全面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支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参加考试考核,不断优化中医人才培养环境,全面提升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强化政策保障。不断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医疗机构要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收费,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大力支持医疗机构炮制的中药饮片、配制的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将符合条件的中医适宜项目、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新增中医药技术项目及时纳入医保支付。积极探索中医按疗效价值、中医经典病房、中医日间病房等多种医保支付方式,对国家、省、市发布的优势病种,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医保按疾病诊断分组付费(DRG)或区域总额预算点数法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中适当提高中医病组(病种)的权重(点值)、费率(分值)和系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