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省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各地紧锣密鼓开展各项工作。近期我厅专家巡回技术指导组对全省重点县进行了技术指导,总体来看各地进展较好,但也发现部分地区在育秧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现将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相关对策与建议归纳如下,请各地务必认真对照存在的问题,抓好落实。
一、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种子处理不到位、床土未消毒导致种子或秧苗霉变、出苗不齐、立枯病发生;管水不到位、切根网不规范导致毯苗成毯不好;盖土太黏导致出苗困难;薄膜覆盖控温不到位导致秧苗素质差、冷害或烧苗;播种机调整不到位导致漏播、施肥不合理导致缺肥或烧苗等问题;播种太迟导致受秋风危害风险增大。
二、建议
当前播种基本完成,多数处于苗床管理阶段,各地要加强秧田管理,确保秧壮秧足成毯好。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有立枯病或烂秧情况秧田抓好喷药防病,推荐用50%氯溴乙氰脲酸可湿性粉剂500倍 +30%甲霜·噁霉灵水剂(瑞苗清)1800倍+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7500倍+助剂安融乐5000倍,秧苗喷雾,1亩秧田3桶水。连用两次,间隔5-7天,旱育方式育秧的亦可以同时采用水淹防治立枯病,淹水时间24小时左右。
二是抓好水分与温度管理,防烧苗,促矮壮成毯。
三是及时施用断奶肥或提苗肥。两叶一心期及时追断奶肥,秧苗出现缺肥的及时追提苗肥,一般均追施尿素,亩用量为3-5公斤,采用旱育方式的将尿素兑水200倍均匀喷施,再喷清水洗苗,不可撒施颗粒肥,采用水田湿润育秧的可直接撒施,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喷施水稻宝、芸苔素等叶面肥。
四是及时早插,秧苗3.5叶龄后可以进行机插移栽,各地要抓紧整地,只能是田等秧,不能有秧等田的现象。移栽前3-5天,秧苗要轻旱处理,同时施用送嫁肥、送嫁药,送嫁肥亩用尿素3-5公斤进行喷施,送嫁药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复配施用,确保移栽后秧苗活棵早发。
五是抓好秋风防御。对4月底-5月初才播种的地区,务必要尽量适龄早插,施肥上增加磷钾肥比例,后期少施氮肥。
六是秧苗不足的地区要选用中早熟、抗寒性好的品种(如香早优2017)抓紧育秧,确保秧苗供应满足生产需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